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2008年度工作计划
提供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01/31 12:00

200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全系统强力推进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深化市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市属医疗卫生事业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力开创全系统优化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省市卫生工作和医院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以“改革、创新、和谐、发展”为工作主线,以继续实施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深化市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市属医疗卫生事业国际化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为我市早日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8年工作的具体思路是构建一个体系,即建立和完善卫生事业“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体制改革后市属公立医院文明开放、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管理与服务新体系。突出两大重点,即推进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深化市属医院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重点。创立三个平台,即一是探索建立以“理事会”制度为内容的医疗服务拓展平台,二是探索建立以降低运行成本、杜绝商业贿赂、减轻群众负担为目标的药品等集中采供管理平台,三是探索建立以确保市属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发挥公益效应为目标的投融资管理与资产监管平台。着力四方面创新,即工作观念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模式创新、工作制度标准创新、工作成效评价创新。营造五种发展环境,即要努力在全系统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功能完善的基础环境、全面精湛的技术环境、规范高效的服务环境、崇尚医德的人文环境。实施六大转变,即力求在管理理念上从“单体”向“一体”转换,在人才学(专)科建设上从“分散”向“集聚”转型,在功能平台上从“单独”向“集中”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经验”向“科学”转轨,在服务角度上从“内部”向“社会”转身,在组织保障上从“重点”向“全面”转移。具体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大统筹,继续推进市属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

随着以市人民医院启用为重点的2007年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任务圆满完成后,随之而来的2008年市属医疗资源整合任务则呈现了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新特点。全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医管中心的决策精神,一如既往地推进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工作。一是要加快启动实施市人民医院二期儿童诊疗中心、烧伤移植中心、特诊中心三个分中心的基本建设,争取年内竣工;二是要加快启动新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调整建设工作,要在论证调整市中医院整合方案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新中医院建设与搬迁工作。同时加快实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改扩建工作;三是要全力抓好市妇幼、市二院改扩建工作,加快市妇幼门急诊楼和市二院新病房楼工程的建设;四是要抓好市精卫中心精神残疾康复中心的基本建设,确保年内启用;五是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并启动市传院建设工作;六是要加快原市一院(儿童医院)地块置换后的各种交接、费用到位和合理使用等后续工作,同时加快市中医院地块置换工作,确保相关建设顺利进行。

各单位要根据部署精神做早、做细、做实各项工作,要充分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发扬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和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形成全系统有力的组织机制、高效的协调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整合工作圆满完成。

二、加快创新,探索实施市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2008年,我们要继续深化卫生事业“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体制改革,着力探索市属医院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属医院的内在活力。重点要根据去年下发的《关于坚持管办分离方向全面深化市属医院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探索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1.探索实施市属医院药品等集中采供新模式。我们将利用医管中心这个平台,探索建立市属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及试剂等集中采供新模式,发挥和凸显市属医院药品等采供的集合优势,降低价格,节约资源、减少成本,惠及百姓。在患者、医院、药企利益共赢的同时,还从制度机制上阻断医院和药企、医生和药商之间的不正当联系,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2.探索建立市属医院“理事会”新制度。我们将着力加大市属医院的开放力度,注重市属医院的成长性和公益性,在市属医院中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由院方代表、社区代表、行业代表、职工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医院理事会定期对医院发展规划、医院经营现状、医疗服务效果等进行咨询评估,提出建设性、合理化意见,以求医院建设发展在社会层面形成新的和谐、互动。在“理事会”的框架下,市属医院注重完善与社会各界、城乡社区及其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通过在机制层面推进市属医院与社区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单向指导、双向转诊,在有效延伸市属医院服务半径的同时,有力促进全市“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格局的形成。

3.探索构建市属医院资产管理新平台。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着力研究市属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模式,要在理顺、完善全系统资产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探索搭建医管中心投融资管理平台,统筹内外资源和资本配置,集中重点资源发展重点项目,提高市属医院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要适时建立财务总监制度。由医管中心通过公开招聘、统一派驻,在直属医院试行财务总监制度,履行医管中心对市属医院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确保市属医院资产管理、资本运作转入更加科学、健康、有序的轨道。

4探索加快市属医院信息化建设新步伐。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快全系统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医管中心信息化建设五年专项规划,以此统筹和指导市属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要将修改完善后的医管中心区域数字平台建设项目争取列入科技部与卫生部、省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现全系统乃至全市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性功能服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在市属医院普及实施电子病历的同时,同步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市属医院医疗服务信息等数据的准确、实时采集上传,为全系统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能提供依据。

5.探索启动市属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新试点。我们将结合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工作,着力探索市属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体系的集约、低耗、优质、高效建设。要在借鉴北大深圳医院等国内外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无锡实际,选择在部分医院探索启动后勤服务整体社会化改革试点工作。

三、 突出技术,全面培育市属医院核心竞争力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强调:要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上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具体到我们这个系统,就是要把目光瞄准到我们的主业——医疗技术服务上。可以说,医疗技术就是我们的第一生产力,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提高全系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我们要化大力气提高市属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重点在以下两方面狠下功夫:

1.加大市属医院学(专)科建设的集聚度

我们要结合市属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大医管中心统筹学(专)科建设的力度,全面启动全系统新一轮学(专)科建设发展工作。要在科学分析我市疾病谱变化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基础上,客观评估我市学(专)科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科学确定一批真正契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市场需求、有发展基础与潜力的各级各类重点发展的学(专)科,使之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一是“标杆”功能。医管中心将制定有关重点发展学(专)科建设规划和相关实施规定,这些学(专)科一旦确定后,各医院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调整,实行错位发展,各院际间的学(专)科力求避免重叠、交叉,不再走“全而小”的老路。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学(专)科的主攻方向,注重在与边缘学科的融合中寻找突破点,相关建设成果作为医管中心今后单项奖励的主体内容。二是“引领”功能。可以对相关重点发展的学(专)科采取由医管中心与基层相关医院组成的双重管理体制,如某个医院学(专)科一方面是受所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受医管中心确认的重点专科所在医院的业务管理。经确认医院的重点学(专)科必须起到在全市引领该学(专)科的作用,必须制定全市统一的临床路径,克服该专科同一病种和治疗原则在各家医院标准、水平差距大的弊端。其他医院的同专科医生可以安排到该医院重点学(专)科进行有计划的轮转。重点学(专)科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对医院负责,还要对医管中心直接负责。医管中心要加大指导力度,要确保重点学(专)科定位、设备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选题等达到省内一流,从而提升学(专)科建设的总体水平。三是“辐射”功能。各医院要在重点发展的学(专)科建设上主动运用政产学研联盟方式,充分挖掘附属医院优势,根据主攻方向与国内外技术一流的科研院所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科技信息传递迅捷、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等优势,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优化组合”,加强各类合作阵地建设,实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进一步为我市医学领域学(专)科的高层次、高水平发展拓宽道路。四是“补缺”功能。我们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以往短腿缺项的专科技术,真正在全市市属医院中形成专科门类齐全、专科技术精湛、专科特色明显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提升市属医院的科技实力。具体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集约利用、通过多部门协作与多学科集成、通过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加快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加快重大核心性医疗技术的突破,尽快形成全系统的拳头服务产品。二是加快重点关键性医疗技术的突破,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加快配套实验室、大型设备功能开发等临床辅助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突破,建设医管中心科技基础平台,并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四是加快全系统队伍的科技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全系统科技工作浓厚的学术氛围、公平的竞争氛围、完善的政策氛围。

2.加快市属医院重点人才的集群度

我们要在加大重点发展学(专)科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市属医院重点人才的大开发战略。一是要在结合无锡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调研现有人事政策对人才调配、人才流动的作用和制约,制订全系统重点人才开发可行性方案,给各类人才实行柔性流动予以制度保障,充分构建全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一体化管理格局。

二是要按照全系统学(专)科建设对人才配备的要求,特别是重点学(专)科和重点人才的对应关系,创新人才合理调配的方式方法,促使各级各类人才结构相对合理有效。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和追踪考核等系列制度,系统提高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的引进效益。四是要尽快对全系统医学领军人才进行扩面、扩层,系统培养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医学领军人才,实现市属医院专业技术队伍的“人才群”。

(四)强化管理,着力构筑市属医院“质量立市”保障

2008年,我们要结合行业工作特点,狠抓以提高医疗质量为重点的医院管理,切实抓好四项工作:

1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长效措施,各直属医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松懈心理和厌战情绪,继续认真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抓好依法执业,不断改进和强化基础管理,改善医疗服务,继续创建平安医院,继续开展各类支援边疆和基层医疗工作,控制医疗费用,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2.切实加强各类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我们要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质量管理制度和临床路径,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院内感染管理、医疗纠纷预防处理、药事管理、急救医疗管理、临床检验管理等工作,特别要加强临床药学和抗菌素使用管理,要在调整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及其职能的基础上,加大全系统质控监管,全面建立全系统上下统一的医疗质量源头防范管理、基础环节管理、全程监控管理、终末评价管理、全面循证管理、持续改进管理、信访查究管理、责任追究管理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全面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3.建立健全各类医疗业务工作实训基地。要依托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阵地,建立健全全系统医药护技等医疗业务工作系列实训基地。年内重点一要在完善护士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好护理专科化培训;二要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护工培训基地,对市属医院护工一律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医疗服务从业队伍良好的整体技术素质。

4认真做好等级医院复评准备工作。市属医院要按照省卫生厅复评工作意见要求,切实做到:对照标准找差距,制订措施抓整改,注重管理强内涵,提升服务见成效。重点要在医疗服务、人才队伍、综合质量、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特别要把复评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增强科技含量、推进科技进步上来,放在吸收和运用科学管理的理念上来,放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上来。要在明确复评重点的同时,敢于抓住工作弱点,突破工作难点,确保相关市属医院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评。

五、着眼和谐,不断丰富完善党建群团工作内涵

2008年,医管中心党委将认真按照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围绕全系统建设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工、团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更好地把基层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为我们全年的中心工作提供坚强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重点抓实两大方面工作:

一是要深入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牢把握“四方面内容”,即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把握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学有所进、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二是以“围绕大局发挥政治保障作用”这一重点,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各级党委和纪委监察部门要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升全系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要引入市委市政府对干部工作的管理要求,对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医管中心重大决策不力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健全制度管人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机关更加注重基层组织的基础性建设——以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进一步优化党建群团工作目标化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做到基础指导、典型培育、问题整改、群众参与、能力考察等“五方面着重”;更加注重发挥文化建设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各级党政群团组织要在整合以往文化建设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教育、思想政治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等载体,进一步丰厚医院文化建设内涵,形成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医院文化;更加注重引导医院关注民生、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缓解群众就医问题,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社会舆论,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开展医院发展创新奖评选活动;更加注重职工意见、尊重职工诉求、切实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教育人、团结人、带领人的核心作用,要密切关注不同类型职工思想动态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大局稳定;更加注重基层党群骨干培养和工作网络健全——要加强对基层党群工作骨干的培训,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工作网络。

六、立足长效,深入加强全系统行风建设

我们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着力将全系统行风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卫生系统的前列。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围绕“责任心”进行专题讲评,促使全体医务人员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行风建设的成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强化行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制。要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治理的要求,抓好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推进全系统药品等集中采供平台建设,从源头上预防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要健全医德医风考核评价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要全面实行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打造全系统医疗卫生“阳光服务”。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构建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