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企业化管理
提供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0/20 12:00
2007年9月26日,参加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珠海)学术年会报到后的晚宴上,认识了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设备科赵玮科长。本想会议期间对他作个访谈,结果我忙,他也忙,这一拖就拖到了一个月后的广州。
2007年10月24日下午,记者依约来到华瑞医院(原广州邮电医院)赵科办公室,在接待一些医疗器械营销代表的间隙,安排了我们的访谈。
招标第一例
记者赵科能否谈谈设备维修方面有什么心得或者经验?
赵玮我们医院是个二级医院,和一些大医院的同仁相比,我个人的经验很少。
记者医院规模有大小,但维修经验不分高低,一些好的经验可能对同行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赵玮我们医院从1988年12月复办以来,在这十几二十年中,由于种种原因,设备科不管是在机构设置上,还是人员配备上,都不太符合现代医院的要求。虽然我们医院有几千万元的设备资产,但搞设备维修的就那么两个人,人比较少。我以前也搞设备维修,走上设备管理岗位以后,现在一般只坚持搞一些小的维修。另一个工程师专职搞维修,还兼顾着耗材采购的工作。今年6月份刚调进来一个,不懂维修只是负责耗材发放、库管。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耗材的采购和发放都要做,也就这么3个人。我们设备科人员少,任务却很重。
记者你说昨天在参加评标,是院内招标还是院外招标?
赵玮是院内招标,主要是招标病床,这次数量不多,才60多张,价值有10多万元吧。
记者像这种院内招标,一年大概要进行多少次呢?
赵玮我院刚刚移交给南方医科大学,进入到南方医科大学以后,现在我们的仪器管理制度是参考南方医院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来制定的,设备的招标采购也是按照新的管理流程来进行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招标,昨天应该是第一例。
记者这种院内招标南方医科大学派人参加吗?
赵玮院内招标他们就不参加,因为按规定,50万元以下的设备,可以院内自主招标;超过50万元,就必须报学校,由学校向社会进行招标。
记者耗材的采购是单独进行的吗?
赵玮耗材的采购另外单独进行,也由设备科负责。我们也是严格按照程序、制度来进行。
 
维修,还是厂家信得过
记者在设备的维修上,赵科你认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赵玮我觉得我们医院和很多医院在设备维修的形式上都差不多。现在医院医疗设备相当部分都是进口设备。进口设备一是存在技术垄断,二是维修资料不全,三是检测设备不足,而且是厂家控制了维修零配件。设备维修由于医院不是很重视,工程技术人员很少有出去培训的机会,没有办法进行知识的更新和业务上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杂志、一些书籍获得维修知识,但毕竟缺乏针对性。有时候,杂志上介绍了某种设备的维修实例,但我们单位可能就没有这种设备,没办法把它对应起来。所以说,在技术上我们没有办法跟上医疗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另外,在技术资料、维修资料,零配件,甚至检测工具上,我们都没有办法达到维修进口设备的要求。进口设备坏了,只好由销售公司,或者是厂家来进行维修。由于我们没有这种维修的能力和条件,进口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维修成本高,受制于人。
记者进口设备维修的难题会不会随着国产设备的日益强大逐步得到解决?
赵玮就凭自己一家或者几家医院的维修能力,我估计这种状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自己能够维修的,也仅仅是一些国产设备和一些通用的设备。为什么说国产设备相对容易维修?第一是零配件好找,第二是它的资料较好找而且电路较简单。现在随着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维修公司。这些维修公司虽然有些跳槽人员,但又没有厂家那么专业的条件。
记者维修公司和厂家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玮厂家只维修自己的产品,不修别的产品,所以在技术、资料、零配件方面比别人都有优势。但是,一些维修公司说有很多品牌都能修,什么都能修,维修范围太宽,是个“万金油”。这些维修公司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呢?从我们医院来讲,我们不太放心把我们的设备交给一般的维修公司来修。
记者为什么不敢把设备交给维修公司来修?
赵玮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技术上没有保证。第二,价格的问题。因为没有比较,你不知道这些维修公司的价格是不是比厂家的要便宜。除非你先将设备交给厂家报个价,然后再转交给维修公司来修,经过对比才知道维修公司的价格是高是低。如果你直接交给了维修公司,万一报价高了,你就很难回头再找厂家来修;你继续让维修公司来修,心里真是没有底,能不能修好?要是不能修好,甚至不能恢复原状,怎么办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维修公司刚开始给你报个低价,但随着维修的深入,可能会带来后续一连串的收费问题。我们医院就有这样的例子,耳鼻喉科有一条内窥镜的外皮破了,镜里面的结构都没有问题,也不影响镜的性能,很简单就是要修镜的外皮。我们找过广州某某公司,他们的人来了看了以后说,没问题,500元就可以修好了。相比厂家维修给我们开出的3000元,便宜很多,我们就让该公司拿过去修了。谁知该公司拿过去以后,时间很长,突然又告诉我们说,500元修不了,要10000元。比专业厂家还要贵,那我们就没办法修了。后来我们又找了一家专业个体,2000多元给我们搞好了。像这样的所谓专业维修公司,我们真的不太放心。我不知道其它医院怎么样,至少我们医院和这种专业维修公司没有建立起一种沟通信赖关系,我们还是相信厂家,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能保证及时修好。
记者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的设备坏了,不去找厂家,也不去找维修公司,而是去找其他维修实力比较强的医院设备科同行来维修?
赵玮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医院移交给南方医科大学以后,我们曾经有那么一两件设备找过兄弟医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医院购置的设备,品牌不一样,就是相同的品牌,规格型号都不一样,设备的电路结构、形式都不太一样,交给他们去修,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资料,我们又不能给他们提供技术资料,只能摸索着去修。摸索着修,存在着两种可能:可能修好,也可能修不好。因为缺乏技术资料,或者是缺乏零配件,边摸索边干,就是能修好的话,也许时间会很长,而科室要的又很急,因为这可是他们吃饭的东西,你给科室耽误几天,科室就不干!所以说,找其他医院设备科同行来修不是不可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找厂家去修,时间上快,而且也有保证。
 
企业化管理模式
记者和其他医院相比,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我们医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赵玮要说有什么不同,我们医院原来是广东电信属下的一个单位,在1988年12月复办以来的这十几二十年中,医院的整个运作模式采用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人力成本控制得很严格。机关人员的配置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人要干几项的工作。我们医院并入南方医科大学以后,大学到我们这里进行了了解,认为医院的企业化运作机制是很先进的。但是我们感觉到很忙,压力也很大。
记者采购回来的医疗设备主要还是应用于临床上。赵科走上设备管理岗位以后,你是怎样协调和临床科室的关系的?比方说,科室抱怨设备经常发生一些故障,你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赵玮这种情况一是平时要处理好和科室的人际关系,如果跟科室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即使设备科在管理某些方面做不到位的话,临床科室也能够包容。任何一个单位的内部都要讲究人际关系。如果和科室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大的事情不会发生,但会发生一些小事也会让你感觉很难办。所以,我觉得人际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二是在工作中尽量做到科室满意,首先要把自己摆在为临床一线服务的位置上。设备坏了,科室报修,设备科要力求尽快到达现场,能够对故障设备进行初步的检修,对故障情况做个判定。如果故障能够现场排除,我们就在现场排除;如果现场不能排除的,我们在办理交接手续后,拿回设备科,自己能修就自己修,自己的力量修不好的话,我们就会把信息回馈给科室,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现在随着进口设备的增多,我们自己能修的机器越来越少。碰到进口设备坏了,我们进行初步的检查以后,经科室同意,立即通知专业公司来修,保证维修的实效性。当然有时候我们也有东西没有修好,又没有和科室及时沟通,或者专业公司维修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科室也有抱怨。科室的抱怨是有其理由的,毕竟设备科是个服务科室,我们只能做些解释。总之,设备科要把自己的服务做好,满足科室的要求。
记者有时侯科室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机器损坏,这种情况能否及时发现?平时是怎么样来指导科室正确操作机器的呢?
赵玮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现的。在设备故障的现象中,很难区别误操作这种原因,即便认定是误操作的原因,或者科室也承认了故障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我们只能提醒科室今后加以注意。我们医院的情况是这样的,维修费用是由科室承担,所以不管是误操作,还是自然损坏,或者是其它什么因素造成的损坏,都是科室自己“埋单”,我们也不能过多地在这方面去要求科室。但是,我们会安排厂家对科室正确操作使用机器进行培训,尽量减少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记者就是说,设备发生了故障,设备科负责联系厂家,为科室服务,但维修费用由科室承担。这种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赵玮从1988年医院复办差不多20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维修发票过来以后,科主任签名,设备科签名,院长签名,财务部门看到是维修发票,自然而然把这笔费用打入科室成本,这可能是企业的一种模式。科室承担维修费用的话,设备科不能过多地去干涉,我们只能告诉科室使用中有问题,也有可能是误操作造成的,今后必须怎么去操作维修费用多,成本就高,会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收入。这就迫使科室增强使用仪器的责任感,尽量减少仪器的人为损坏。
记者维修费用由科室来承担,那么设备采购由谁来负责?
赵玮基础设备由医院承担,例如病床等这一类的基础设施;科室自己要开展业务所购置的设备,费用由科室承担,按照设备的折旧年限扣科室的成本。我们原来是企业医院,购置设备是要按折旧年限从科室扣成本的,这是企业的操作模式。
记者这样一来设备科的压力就小了,可以“不为钱所累,不为钱所困”,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赵玮我们设备科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但在总量上我们也有控制。我们医院一年有大概几百万元设备购置资金,那么我们在设备购置上,按照医院的要求和科室发展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统筹考虑安排,适时地购置设备。设备买回来了,钱医院可以先付,但在设备的折旧年限里按比例再从科室收入中扣。
记者在这种模式下,设备科究竟起个什么作用呢?
赵玮设备科的工作职责就是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为医疗、体检、社区服务提供安全有效的设备。仪器设备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由设备的购置,设备的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设备的淘汰报废,还有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等组成。说宽泛一点,凡是与设备有关的工作,都需要由设备科来做。
记者科室购置的设备成本由科室承担,所创造的效益当然也是科室的。有这样一个问题:设备科参与了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那么有没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赵玮没有。设备创造的效益归医院、科室,设备科不参与科室的利益分配。现在国家有很明确的收费目录,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利用设备做哪些项目收多少钱,都是有规定的,科室也是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和收费规定来做的。钱收回来以后,医院和科室有着利益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但是设备科绝对不会从中分一杯羹的。设备科人员的工资是按照单位的工资标准,奖金是按照系数拿平均奖,其它与科室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