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测评体系(试行)
| 
 测评项目  | 
 测评 内容  | 
 测 评 要 点  | 
 测评方法  | 
 测 评 细 则  | 
 项 目 分 值  | 
 要 点 分 值  | 
 自检 分 值  | 
 验收得分  | 
|
| 
 一、思想教育(13分)  | 
 1.1 领导 班子 建设  | 
 1.领导班子坚持理论学习,并有制度保证  | 
 听取汇报 查阅台帐  | 
 领导班子每年理论学习有制度、有记录、有总结  | 
 3  | 
 1  | 
 
  | 
 
  | 
|
|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 
 领导班子有议事制度,创建工作中重大事项由班子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文明创建工作有创新举措  | 
 1  | 
 
  | 
 
  | 
|||||
| 
 3.党风廉洁和反腐败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 
 有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制度、计划,并有相关学习教育记录  | 
 1  | 
 
  | 
 
  | 
|||||
| 
 1.2 员工 道德 教育  | 
 1.经常在员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  | 
 问卷调查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年度职业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有记录;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知晓率达到80%以上,低于80%不得分  | 
 3.5 
  | 
 1.5  | 
 
 
  | 
 
 
  | 
||
| 
 2.制定员工文明手册等行为规范,并认真贯彻落实  | 
 有员工文明手册等行为规范,职工对手册内容知晓率达到80%以上,低于80%不得分  | 
 1  | 
 
  | 
 
  | 
|||||
| 
 3.定期对员工进行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训  | 
 年初有计划,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不少于2次,每次参训率达到80%以上,低于80%不得分  | 
 1  | 
 
  | 
 
  | 
|||||
| 
 1.3 宣传 教育 活动  | 
 1.针对国内外游客不同特点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文化等宣传教育,景区(点)内设置公益宣传广告牌等  | 
 听取汇报 查阅台帐 问卷调查  | 
 每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及科普等展览或活动,设置与景观相协调的公益广告牌  | 
 3  | 
 1  | 
 
  | 
 
  | 
||
| 
 2.利用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组织员工开展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  | 
 利用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有2次以上宣传教育活动  | 
 1  | 
 
  | 
 
  | 
|||||
| 
 3.在员工和游客中组织开展《公约》和《指南》宣传教育活动  | 
 广大员工对《公约》和《指南》基本内容比较熟悉,知晓率达到80%以上,低于80%不得分  | 
 1  | 
 
  | 
 
  | 
|||||
| 
 1.4 倡导 文明 风尚  | 
 1.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有针对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活动,有针对青少年的讲解词,有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及音像资料等  | 
 3.5  | 
 1  | 
 
  | 
 
  | 
||
| 
 2.按有关规定,落实优惠票或免票措施  | 
 按有关规定,落实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优惠或免费,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省部级以上劳模、30年以上教师等实行优惠或免票的  | 
 1.5  | 
 
  | 
 
  | 
|||||
|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有人员、物力或财政方面的投入  | 
 在无偿献血、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中有人和财物的投入  | 
 1  | 
 
  | 
 
  | 
|||||
| 
 二、管理机制(12分)  | 
 2.1 管理 机构 建设  | 
 1.协调管理机制健全  | 
 听取汇报 查阅台帐  | 
 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能,统一设置管理协调机构,并对本区(点)实行有效的管理  | 
 2  | 
 1  | 
 
  | 
 
  | 
|
| 
 2.政企分开,管理规范  | 
 政企分开且无行政人员兼任经营实体职务  | 
 1  | 
 
  | 
 
  | 
|||||
| 
 2.2 执行 政策 法规  | 
 1.遵守国家城市规划、森林、文物、环保、海洋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城市绿化等各项法律法规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等,遵守地方性法规、规章;  | 
 查阅台帐  | 
 有相应实施法律法规的配套文件,无市级以上建设、旅游、环保、文物、林业和宗教等行政部门认定的违法案件  | 
 2  | 
 1  | 
 
  | 
 
  | 
||
| 
 2.编制和实施经政府审批的规划、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 
 前轮总体规划期满前2年内及时修编报批,并能认真贯彻实施;自设立起,2年内未编制报批总体规划的不得分  | 
 1  | 
 
  | 
 
  | 
|||||
| 
 2.3 管理 规章 制度  | 
 1.制定有本区(点)行政执法、执法监督、廉政制度、监察管理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景区(点)应建立廉政制度及监察管理责任追究规章制度;  |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有行政执法权的景区(点)四项制度健全;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景区(点)廉政制度、监察管理责任追究规章制度健全  | 
 3  | 
 1  | 
 
  | 
 
  | 
||
| 
 2.制定办公管理、档案资料、财务管理、建设项目审批、教育培训、环境卫生、文物管理等规章制度;  | 
 各项工作制度健全  | 
 1  | 
 
  | 
 
  | 
|||||
| 
 3.制定景区(点)的旅游市场管理、交通运输、经营服务、旅客须知、宣传广告等制度;  | 
 各项制度健全  | 
 1  | 
 
  | 
 
  | 
|||||
| 
 2.4 数字 景区(点) 建设  | 
 1.建立景区(点)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安全保障、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电子门禁系统、区(点)内交通管理等);  |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建立健全四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  | 
 3  | 
 1  | 
 
  | 
 
  | 
||
| 
 2.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景区(点)资源进行监督、保护和管理  | 
 景区设有监控系统,人员、资金和设备到位,运作正常并有监控记录。  | 
 1  | 
 
  | 
 
  | 
|||||
| 
 3.建立景区(点)网站并正常运营  | 
 建立本景区(点)网站,有专人负责网站管理,经常更新相关综合信息等  | 
 1  | 
 
  | 
 
  | 
|||||
| 
 2.5 业务 技能 培训  | 
 1.组织管理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并有完整的记录档案  | 
 查阅台帐  | 
 有学习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每年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或培训2次以上,并做好工作总结  | 
 2  | 
 1  | 
 
  | 
 
  | 
||
| 
 2.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各项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  | 
 对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有制度、方案、记录、总结,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 
 1  | 
 
  | 
 
  | 
|||||
| 
 三、服务质量(15分)  | 
 3.1 优质 规范 服务  | 
 1.对游客服务部门和岗位有规范的服务制度,并能严格执行  | 
 查阅台帐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 
 有符合实际且有特色的服务制度,能落实到位  | 
 6.5  | 
 1  | 
 
 
  | 
 
 
  | 
|
| 
 2.景区(点)内管理人员、旅游服务和行政执法人员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服务热情  | 
 着装规范、整洁,仪表端庄,服务热情周到,无霸占摄影点强行收费等行为  | 
 1.5  | 
 
  | 
 
  | 
|||||
| 
 3.制定系统、规范的景区(点)整体解说规划或方案  | 
 有规范的解说词,讲解符合规定要求  | 
 1  | 
 
  | 
 
  | 
|||||
| 
 4.讲解员(导游员)人数及语种能基本满足游客需要  | 
 讲解员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讲解员对旅客进行文明旅游宣传,普通话达标率100%  | 
 1  | 
 
  | 
 
  | 
|||||
| 
 5.根据景区(点)的实际情况,主要服务区和重要景点达到无障碍化的有关要求  | 
 配备无障碍化设施  | 
 1  | 
 
  | 
 
  | 
|||||
| 
 6.游客对景区(点)服务总体满意  | 
 游客对景区(点)服务总体满意度达90%以上  | 
 1  | 
 
  | 
 
  | 
|||||
| 
 3.2 游客 中心 建设  | 
 1.中心旅游咨询服务项目健全完善,针对性强  | 
 实地考察 查阅台帐  | 
 中心旅游咨询服务项目包括景区(点)简介、食宿联络、讲解导游、医卫服务等,开展景区(点)特色展示,展示内容详实、有特色  | 
 3  | 
 2  | 
 
  | 
 
  | 
||
| 
 2.游览宣传和教育材料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制作精美  | 
 宣传资料品种齐全,内容准确有效  | 
 1  | 
 
  | 
 
  | 
|||||
| 
 3.3 旅游 市场 管理  | 
 1.景区(点)内旅游市场管理有序,实行规范化管理  | 
 实地考察 查阅台帐 问卷调查  | 
 服务部门、通讯设施及商业摊点布局合理、设置规范,亮证经营  | 
 5.5  | 
 1  | 
 
  | 
 
  | 
||
| 
 2.诚信服务,公正合理  | 
 实行明码标价,无强买强卖、尾随兜售、随意设摊,无假冒伪劣商品出售  | 
 1.5  | 
 
  | 
 
  | 
|||||
| 
 3. 投诉受理机制健全完善  | 
 有受理投诉专门人员;在景区(点)醒目位置公布专用投诉电话;24小时妥善处理投诉;记录档案完整;对服务质量有监控  | 
 1  | 
 
  | 
 
  | 
|||||
| 
 4.景区(点)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  | 
 游客投诉接待率达100%,对游客投诉调查处理率达100%,游客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85%以上  | 
 1  | 
 
  | 
 
  | 
|||||
| 
 5.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  | 
 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率100%,对带团进入景区(点)的导游有登记、有要求  | 
 1  | 
 
  | 
 
  | 
|||||
| 
 四、景区(点)环境(10分)  | 
 4.1 景容 景貌 整洁 美观  | 
 1. 景区(点)内各类自然景物、人文景物保存完好、清洁,建筑布局符合规划  | 
 实地考察  | 
 无乱刻、乱画和乱涂抹等现象,建筑布局与景观整体相协调  | 
 5  | 
 1.5  | 
 
  | 
 
  | 
|
| 
 2.各类说明和标牌、标志、标识设置规范  | 
 设置规范、清洁、美观,与景观相协调,标牌、标识正确规范地标有中、英文等两种以上文字  | 
 1.5  | 
 
  | 
 
  | 
|||||
| 
 3.景区(点)内无乱搭建违规现象  | 
 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挂;道路保持完好;无违规修建寺庙,无封建迷信设施或场所  | 
 1  | 
 
  | 
 
  | 
|||||
| 
 4.按规划设有与景观相协调的停车场或码头  | 
 停车场或码头场地平整、交通畅通、车船摆放有序,停车场为生态停车场  | 
 1  | 
 
  | 
 
  | 
|||||
| 
 4.2 环境 卫生 清洁 管理  | 
 1.有负责环境卫生和纠正游客污染环境行为的专业管理队伍  | 
 实地考察 查阅台帐  | 
 有专业管理队伍,垃圾日产日清  | 
 5  | 
 1  | 
 
  | 
 
  | 
||
| 
 2.景区(点)内公厕设施完善,完好率100%  | 
 按规划和建设标准设置公厕,设施完好不影响使用,卫生良好  | 
 1  | 
 
  | 
 
  | 
|||||
| 
 3.景区(点)内垃圾箱、果皮箱(桶)设置数量能满足需要  | 
 垃圾箱、果皮箱设置数量、位置合理,与环境协调一致,有规范标志  | 
 1  | 
 
  | 
 
  | 
|||||
| 
 4.景区(点)内经营场所、服务设施等场所清洁卫生;驻景区(点)居民有良好卫生习惯  | 
 经营场所、服务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景区(点)居民无乱丢污物、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无随地大小便  | 
 1  | 
 
  | 
 
  | 
|||||
| 
 5.卫生无死角,无有碍观瞻的废弃物  | 
 无卫生死角,无有碍观瞻的废弃物  | 
 1  | 
 
  | 
 
  | 
|||||
| 
 五、资源保护(15分)  | 
 5.1 风景 旅游 资源 保护  | 
 1.景区(点)制定专项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  |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有专项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  | 
 5  | 
 1  | 
 
 
  | 
 
 
  | 
|
| 
 2.挖掘景区(点)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资源展示的品位  | 
 有体现景区(点)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及宣传资料,积极修缮和恢复有文化内涵的景点  | 
 1  | 
 
  | 
 
  | 
|||||
| 
 3.有详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档案  | 
 对文物、古树名木、地质标本进行科学、妥善的保存,并有保护记录和档案  | 
 1  | 
 
  | 
 
  | 
|||||
| 
 4.古建筑、古树名木、森林植被保护率达98%以上  | 
 古建筑保护率100%,古树名木的保存率达100%,可绿化率100%,森林植被保护率达98%,无猎杀国家各类保护动物现象  | 
 1  | 
 
  | 
 
  | 
|||||
| 
 5.严格控制区内居民人口,制定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 
 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相关措施  | 
 1  | 
 
  | 
 
  | 
|||||
| 
 5.2 环境 资源 监测 评估  | 
 1.对景区(点)内生物资源与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科学评估  | 
 查阅台帐 实地考察  | 
 有人员负责,有必需的工作设备和条件,定期监测和科学评估,有详尽记录  | 
 3  | 
 1  | 
 
 
  | 
 
 
  | 
||
| 
 2.建立景区(点)重要环境因素应急预案  | 
 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及具体措施,每年组织人员演练  | 
 1  | 
 
  | 
 
  | 
|||||
| 
 3.实施GB/T24001-1996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 
 通过国家认可的认证公司认证和年度审核  | 
 1  | 
 
  | 
 
  | 
|||||
| 
 5.3 环境 控制 保护  |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实地考察 查阅台帐 
  | 
 落实目标责任制,有资源保护和监测设施及配套设备,运行率达100%  | 
 5  | 
 1  | 
 
  | 
 
  | 
||
| 
 2.景区(点)内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制造沼气或堆肥要求分别符合国家标准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其中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每日清运,无固废物就地填埋焚烧等现象  | 
 1  | 
 
  | 
 
  | 
|||||
| 
 3.景区(点)内各种旅游机动车辆有计划地更新,尾气排放达标  | 
 使用低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尾气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如石油液化气、电能、太阳能、风能灯等)  | 
 1  | 
 
  | 
 
  | 
|||||
| 
 4.景区(点)内生活污水排放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2002的规定  | 
 生活污水排放合格率达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景区(点)达到三级水体标准、非城市景区(点)达到二级水体标准  | 
 1  | 
 
  | 
 
  | 
|||||
| 
 5.按规划设置公共厕所并做到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 
 公厕采用环保、节能、节水型设备,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达标  | 
 1  | 
 
  | 
 
  | 
|||||
| 
 5.4 环境 资源 意识 宣传  | 
 1.对驻景区(点)人员和单位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查阅台帐  | 
 宣传教育有制度政策、有奖惩措施,驻景区(点)人员和单位无损害景区(点)资源及环境现象  | 
 2  | 
 1  | 
 
  | 
 
  | 
||
| 
 2.景区(点)显要位置设置资源与环境保护宣传宣传标牌  | 
 宣传标牌位置明显且与环境协调  | 
 1  | 
 
  | 
 
  | 
|||||
| 
 六、安全 防范(11分)  | 
 6.1 落实 安全 措施  | 
 1.完善并落实景区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件预防措施  | 
 查阅台帐 
  | 
 有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每年进行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设备、设施有完整的安全记录和检修记录  | 
 6  | 
 1.5  | 
 
 
  | 
 
 
  | 
|
| 
 2.制定保护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制度和措施  | 
 有制度措施,实际操作中落实到位  | 
 1  | 
 
  | 
 
  | 
|||||
| 
 3.建立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等体系,设立医务救助站  | 
 医务救助站有专职人员和常用药品;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及人身伤害事故,有齐全的档案记录  | 
 1  | 
 
  | 
 
  | 
|||||
| 
 4.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安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并设有防护栏  | 
 交通工具定期检测,安全率达100%,无悬岩、峭壁游客坠落责任事故,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防护栏  | 
 1.5  | 
 
  | 
 
  | 
|||||
| 
 5.景区(点)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消防队伍,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装备  | 
 消防制度落实,消防设施和装备齐全,无火灾事故  | 
 1  | 
 
  | 
 
  | 
|||||
| 
 6.2 健康 安全  | 
 1.景区(点)内饮食服务单位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及地方政府有关卫生管理条例。  | 
 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查阅台帐  | 
 经县以上食品卫生部门检验景区(点)内服务单位卫生合格率100%,餐具茶具一客一消毒 
  | 
 2  | 
 1  | 
 
  | 
 
  | 
||
|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景区(点)内饮用水必须经消毒、净化  | 
 饮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 
 1  | 
 
  | 
 
  | 
|||||
| 
 6.3 治安 秩序  | 
 1.景区(点)内治安保卫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到位  | 
 查阅台帐 问卷调查  | 
 治安保卫制度健全、落实,无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 
 3  | 
 1  | 
 
  | 
 
  | 
||
| 
 2.无聚众斗殴、抢夺财物、伤害人身安全等恶性刑事案件发生;  | 
 景区(点)内无聚众斗殴,无抢夺游客财物、伤害游客人身安全事件  | 
 1  | 
 
  | 
 
  | 
|||||
| 
 3.景区(点)内没有封建迷信t和“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 
 无封建迷信,无“黄、赌、毒”  | 
 1  | 
 
  | 
 
  | 
|||||
| 
 七、社会 经济(8分)  | 
 7.1 旅游 经济  | 
 1年国内外游客接待人数在10万人次以上(含优惠或按规定免票人群)  | 
 查阅台帐 
  | 
 接待人数达到10万(含)人次以上,低于10万人次不得申报市级文明景区(点)  | 
 4  | 
 1  | 
 
 
  | 
 
 
  | 
|
| 
 2游客量在正常情况下呈逐年上升趋势  | 
 正常情况下,近3年游客量呈逐年递增15%以上  | 
 1  | 
 
  | 
 
  | 
|||||
| 
 3.景区(点)每年依法纳税  | 
 无偷漏税行为  | 
 1  | 
 
  | 
 
  | 
|||||
| 
 4.显著地活跃并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旅游村镇、城区建设成效明显  | 
 旅游收入近3年同比逐年增长15%(以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年度公布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统计数据为准)  | 
 1  | 
 
  | 
 
  | 
|||||
| 
 7.2 社会 效益 
  | 
 1.景区(点)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社会文明环境,并保持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 
 查阅台帐 问卷调查  | 
 参与当地文明办组织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无其他影响当地精神文明创建事件  | 
 4  | 
 1.5  | 
 
  | 
 
  | 
||
| 
 2.倡导和组织公众广泛参与风景旅游资源的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参与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保护  | 
 每年2次以上定期向公众征求对景区(点)意见与建议,积极发动当地群众参与景区规划建设方案的讨论  | 
 1  | 
 
  | 
 
  | 
|||||
| 
 3.建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科学文化教育基地等各类市级命名教育基地  | 
 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文化教育基地等并落实其相关规定  | 
 1.5  | 
 
  | 
 
  | 
|||||
| 
 八、创建活动(16分)  | 
 8.1 重视 创建 工作  | 
 1.景区(点)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景区(点)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文明窗口、文明导游等文明创建活动  | 
 听取汇报 查阅台帐  | 
 主要领导担任本单位文明委或创建领导机构主要职务,主要领导每年参与研究创建工作2次以上,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创建工作,认真组织文明创建活动  | 
 6  | 
 2  | 
 
  | 
 
  | 
|
| 
 2.景区(点)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  | 
 每年召开1次以上全局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动员创建工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2次以上  | 
 1.5  | 
 
  | 
 
  | 
|||||
| 
 3.主动与驻地或周边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文明共建活动  | 
 积极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  | 
 1.5  | 
 
  | 
 
  | 
|||||
| 
 4.景区(点)上级主管部门年度工作中对景区(点)文明创 
  |